面纱已揭,等你邂逅: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开街营业
昨天下午
在深圳经济特区
迎来40岁生日这个喜庆日子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
近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焕彩绽放
330多米长的南北街示范段开街营业
南北街示范段
在保有原有文物及历史建筑以外
还引入一批真正有品牌、有价值
契合古城根源文化的的商业形态
让改造后的古城成为
充满活力和多元的特色街区
这里汇聚了
经典老字号与创意新餐饮
传统手工艺与新文创手作
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
文物古迹与现代园庭
这里将呈现
3 0 + 甄选品牌
7 0 + 精彩演艺与创意工作坊
6折起 商户开业折扣
5场 大型历史展览
11场 艺术设计展览
5处 绿意园庭广场
18个打卡点位
可谓移步换景、惊喜不断
游城、寻味、看展、观景趣味连连
尽显湾区文创新地标魅力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先睹为快!
01
游:古建筑
精雕细琢,千年古城焕发新彩
穿过斑驳的城墙
踏着青青的石板阶
······
在改造完成后的
南头古城南北街
历史遗迹还在
历史遗韵犹存
道路两侧
一座座古建筑
在精雕细琢的升级改造中
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
还增添了几分古城风韵
南城门广场
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城南城门遗址,已经超600岁高龄。旧时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如今,已成为大家来古城的首选打卡点。南城门遗址虽然几经修复,但设计团队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力求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城门匾额上由清康熙年间的本地知县靳文谟所题的“岭南重镇”四字还在,无声彰显深港历史的厚度。
沿着广场的石路往前走,可以看到脚下标注了从公元265年的三国时期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至今,南头古城一路走来的十二个重要发展节点。
南街的道路采用了古代城市最常见的铺装方式,用整条老麻石来铺砌。这些石头都是在广东省内收集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头。两侧则用质感古朴的小料收边,古城风韵铺面而来。
文士华宅
文士华宅,建于清朝年间,坐东朝西,二开间三进二天井,由门厅、正厅及后门厅组成。改造前,墙体破损、木构件腐蚀,改造时,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用同质地的青砖修补,恢复了天井地面,留住当时特有的建筑风格的同时,让古宅焕发了新光彩。改造后,划分成“朝花夕拾”、 “匠心独运”、“织金广彩”三个展厅,展出古城最具代表性出土文物、破损文物修复的成果及一件件广彩瓷器。
新安县衙
改造后的县衙不仅保留了素雅古朴的风貌,而且看起来更加精致细腻、色彩绚丽,焕发了昔日光彩。
据介绍,历经多年风雨,修缮前新安县衙的滴水瓦破损,部分瓦当和花岗岩石柱破损,部分装饰由于长期受到风雨侵蚀,大部分出现爆裂,缺失、脱色等情况。此次修缮,设计团队采用岭南传统建筑工艺,重新贴上青砖片,精心制作了传统形制的正脊、垂脊,刻上了极具岭南特色的雕花等,此外,还增设了斗拱梁架、卷棚顶等。
还可以在某个周末午后,约上小伙伴来这里,化身戏精上演历史情景剧,过足戏瘾。
东莞会馆
深圳市唯一保存的会馆建筑
报德祠
深圳市首批公布的深圳历史建筑之一
关帝庙
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997年重修
这里有看不完的古建筑
也有逛不完的文创小店
艺术融进古城之中
一进去就不想出来
02
品:文创类
传承粤港历史,文化在这里活起来
从千年古城到设计小镇
南头古城传承粤港历史
让文化在这里活起来
民宿、咖啡馆、书店……
在南头古城里的文化创意区里
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壹日物仓
壹日物仓ONE DAY是文艺青年必逛之地,这座四层楼的物仓充分利用了楼栋的骑楼空间,还与旁边楼栋的前院连起来设计景观,并种下一颗大树,形成了一个亲切的社区口袋广场。
走进壹日物仓,上百件跨越100年的民间搜集而来的瓷器一一陈列。每件陈列的展品,落满时光的印记,或写或刻或印,都标明了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从瓷质、有色到造型、窖口,均赋予了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这儿,旧时光仿佛凝住一般,我们可以找到儿时爱玩的铁皮青蛙和棒棒糖,也可约上儿时的伙伴,来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也可约上父母,坐在黑白电视机前,唠嗑追忆。
双城品未
让深港青年更愿意来,也留得下来。由香港设计总会创办的“双城品未”品牌店,2014年成立至今,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品牌与设计师推出原创作品超过600件。
字在
一字一回眸,一字一故事。想近距离感受生活中的汉字之美,就来“字在”。
字在负责人刘美松表示,字在旨在让客人在娱乐中感知活字,亲近汉字。
走入字在大门,一块块古砖堆叠一起,可择一块刻上自己的名字,留存一块专属石头。二楼则是字成一派(定制区)酒、米、茶、油,视野所及,生活所需品都可与文字完美融合。走入三楼字创社,仿若来了一个一个微型汉字产品博物馆。在四楼字时光,可触摸一件与文字相关的旧物或捧一本旧书籍,在这里诗酒趁年华,来一场精神之旅。五楼是字在小书房和小酒馆,可拥明月清风,看天上繁星。
新旧文化在古城交融
各地美食也在这里汇聚
逛累了
不妨来一杯浓郁飘香的咖啡
也可以来一碗手工制作的双皮奶
或是一边叹茶
一边品尝精致的港式茶点
03
尝:舌尖上的美食
美食老字号进驻,古城烟火味浓
在这里,有新潮的创意咖啡馆
有百年历史的港式茶餐厅
还有耳熟能详、陪伴古城人长大的
老字号店,糖水铺、糕点坊······
总有一家,能满足你挑剔的味蕾
莲香楼(襟江酒楼)
一进莲香楼的大门,古老餐桌、旧式茶盅、手写竖餐牌、推着手推点心车走来走去的老伙计,熙熙攘攘间就有了老香港的味道。马拉糕、糯米鸡、鲜虾烧麦皇、肠粉等各色美食装在竹制的笼屉里,食客们闻声而动。
据悉,莲香楼的前身叫做“连香糕酥店”,是广州西关一间卖糕酥的婚庆饼店,因制作莲蓉出名而易名为莲香楼。后来拓展到香港,创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首次回归内地,进驻有着“港澳源头”之称的南头古城,正是因为受乡愁情怀感召,回归“源头”。
九街糖水铺
对许多南头人来说,对古城的记忆,是从古城九街糖水铺一碗糖水开始的。
“每一份糖水都是当天现场熬制,柠檬膏的柠檬都是亲戚种植,在树上自然成熟,就是为了给大家食物最原始的味道。芋圆也坚持亲手制作,让大家吃在嘴里Q弹。”糖水铺老板娘林海平说,老店创办25年来,虽然经历了搬迁,但一直都未离开古城,因为怕常来古城喝糖水的人找不到。每每听到大家赞一声“好吃”,心里就觉得很满足。希望大家喝下糖水,生活都能甜蜜如意。
像九街糖水铺这样被保留下来的老字号店铺不止一家。因为追求极致的品质,老字号店铺一直在坚守中发展,颇受大家好评,在此次改造中,被保留下来,并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作为古城复兴和发展的原动力。
拍不完的美好景色
路旁的一截旧城墙
角落里的创意涂鸦
都别有一番趣味
在南头古城
不仅能感受到沧桑感
还有“转角有绿、街巷有花”的
诗情画意感
04
享:休憩活动空间
转角尽拾诗情画意,休憩打卡好去处
设计团队在改造过程中
对闲置弃置地、老化绿地加以利用
视线所到之处的边角地
变身迷你“口袋绿洲”“花境公园”等
为古城增添绿意
在实用性方面
新增树池结合坐凳设计
为百姓提供休憩打卡好去处
竹园
逛南北街,很难不被竹园吸引住,这个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建筑,与周边砖瓦所建房屋虽大有不同,但整体古朴的风格与古城的建筑风格相匹配,流动感曲线造型震撼吸睛。
走到近处,茅草屋顶通过空间过滤新鲜空气,仔细闻,还能嗅到一些草的清香味,让人身在屋檐下,如沐清风里,仿佛自带“空调”。
据介绍,竹园出自越南武重义团队之手,建筑师通过竹子元素与古城千年的厚重历史形成呼应。团队建筑师解释说:“竹子使古城街巷两旁更加开阔,而建筑的暗面把古城的街巷彰显地更加厚重”。据介绍,竹园是根据中国南方的气候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利用越南实心竹和茅草两种成本低又耐用的环保材料制作而成。
夏日炎炎,来竹园纳凉打卡,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砥园
步入砥园,踏着麻石铺的地板、来特色树池旁有观景休憩, “叠石水景”,旁边有座椅,仿佛置身于一个岭南特色的迷你园林,别是一番清幽雅致。
令人想不到的是,之前这曾是一块不起眼的空地,设计师团队通过拆除危房和活化现有的潜力空地及边角地,将此设计成一个“口袋绿洲。”
叠园
由混凝土制造而成的淡灰色小方块有趣的叠在一起,立体感十足,方块上种着各类植物,绿意盎然,“叠园”名字由此而来。走到叠园,人们不自觉放缓脚步多看两眼。走近才知道,原来它是一个极具绿色和人文气息的立体剧场。
大家乐广场
各类花朵齐放,走进广场,仿若置身一个秘境公园。在八九十年代它是外来务工者休闲聚会的一个场所。后来,随着周边工厂和工人的搬迁,大家乐广场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纪念这段深圳迅速成长的历史,感谢曾为深圳建设付出力量的建设者们,现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这个公园。
如何穿越回古代看古城当年繁华盛景?
如何更好了解港澳同源历史?
蛇报君这就带你去看看
05
看:展馆展厅
“穿越”了解古城历史的绝佳平台
古城升级改造中
建有南头1820数字展厅、港澳同源展馆
成为深入了解深圳
了解南头古城的平台和窗口
南头1820数字展厅
来1820数字展厅
带你重回200年前的古城
看当年的繁华盛景
1820有A、B两个展厅
进入 A展厅
绢本国画长卷《南头繁会胜景图》徐徐展开
B展厅,跟随三维镜头穿越到200年前
观影者可直观感受南头古城生活中的场景
万化同源展
如果你想要了解港澳文化
万化同源展馆随时向你敞开大门
目前,一场将科技与艺术融合
重现古城千年历史文化光辉的
“万化同源——珠江口区域的四个历史时空”
的展览正在举行
展馆由来自荷兰的
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MVRDV设计打造
因楼栋体量较大,改造将在年底完成
现场做了临时立面,展现改造后的效果
古城南北街示范段一开放
就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来打卡
现场琵琶舞、古筝等曲目不断
游街活动精彩连连
古城的原居民们结伴来逛古城
对古城的新环境赞不绝口
01
古城人讲古城记忆
南头城股份公司董事长刘宝华:
古城改造以来,环境变化很大,作为本地居民十分欣喜。未来会继续支持改造工作,期待古城全面开放,成为深圳的文化名片。
刘裕华:作为古城人感到光荣自豪
刘裕华是南头城股份公司借调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指挥部的原村民,出生于1981年。作为古城人,刘裕华在项目启动的第一时间,就十分支持工作,投入参与其中,过程中他和很多老一辈的村民打上交道,重新找回了过去儿时邻里之间的感情,“这是我觉得很温暖的。”
随着古城面貌慢慢发生变化,这段时间以来,刘裕华每次来到古城里都充满了憧憬,甚至每每想象到开街运作后欣欣向荣的场景,思绪都会更加澎湃,“这一次的改造做了很多历史文化上的保存,业态也完全不一样了。说实话我作为古城人,内心一股热血一直在流淌,我们是在用心改造这里,让我们的根更加茂盛,焕发新生机。作为古城人也要努力发展再升级,才能回归这里,很为作为古城人感到光荣自豪。”
2.冼佩华:迁居香港的原村民老了还要回古城生活
▲90年代冼佩华在古城留影。
冼佩华1989年出生在南头古城,从儿时到后来读书、现在结婚有孩子了,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深圳,是土生土长的原村民,“就像我儿子所说,别人都有回老家,我们的老家就是在深圳在南头。”在此次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中,作为原村民、南头街道同乐社区工作人员,她也参与到项目组里。
冼佩华最为触动的是接触到一个迁居香港的原村民,“他已经70岁了,我们告知了南头古城改造这个项目,他协商回租一层楼用于自住,后来沟通后搬到最上面一层楼。疫情期间老人家自己从香港回来隔离了十四天,他说,虽然我现在是在香港,但是这里才是我的家,以前去到香港只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后来是小孩都在那边,老了肯定还是要回到古城来生活。”
02
深港青年汇集古城贡献青春力量
香港来深的创业青年王先生:
现在的古城为创业者留出了文创空间,希望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自身的价值。未来,相信越来越多深港青年汇集在此,为古城焕发新活力贡献青春力量。
入驻文化产业商家王女士:
烟火气十足的古城里,依旧是生活气息满满,现在有了更多文化产业和创意设计、展览的参与和入驻,多了更多文气,相信能给市民更多不一样的古城体验,很令人期待。
九街糖水店老板娘林女士:
很开心又回到古城 ,接下来会一如既往,坚持匠心出品,希望来糖水铺的亲都能品尝到回忆里的甜蜜古早味,望大家生活如糖水般甜如蜜。
市民姚小惠:
南头古城历史悠久,有很多历史遗迹,期待改造后的南头古城开放,除了历史遗迹,还想到南头古城博物馆看古城的历史发展,还有改造后的新样子,是我待打卡的地方之一。
南头古城
南头古城
又称“新安故城”
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
曾多次成为岭南沿海地区的
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
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
为粤港澳历史文化源头之一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深圳市将南头古城列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首,2019年10月18日,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南山区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区“三大战役”之一,举全区之力推进实施,力争打造深圳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和全景历史博物馆。目前,古城内299栋房屋回租工作已完成9成,南北街88栋建筑率先改造完成。
南头古城现有“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建筑1000余栋,包括1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保护建筑和34处历史建筑;现有住户超过3万人,流动人口占居住人口90%以上,人口居住密度是深圳平均密度的15倍。定位于活化古城传承文化,不搞大拆大建,南头古城探索“微改造”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整治的“古城模式”。施工方对古城内的建筑重新修正,既保留了岭南古风特色,又融入了当代审美装饰元素。此外,还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电力、照明、消防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梳妆打扮”后,古城自带“网红”气质,破旧的街道焕然一新,一栋栋居民房变身风情小楼。
按照规划,南头古城改造完成后将分四大功能区:历史怀旧区、艺术文化体验区、品质生活区、文化创意区,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化活动,吸引粤、港、澳的设计、文化、创意、艺术类人才汇聚古城,加强三地的文化研讨交流与创新创意合作,将古城发展成为湾区文化地标,成为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地。
交通攻略
(左右滑动查看)
古城里,古城live
于此,生活即文化,日常即历史
让我们在古城里
边走边听
感受宜居生活尺度
享受恰到好处的生活节奏
南头古城,欢迎你!
来源:蛇口消息报 戴妩頔 曾晓婷 贺志熙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南山在行动
往期精彩推荐
3、南山论“剪”,“纸”与争锋——民间艺术家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